【原文】
初之气,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三之气,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
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译文】
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太阳寒水,上年的在泉之气退去,少阳的暑热之气将要消退,寒冷之气开始出现,蛰伏之虫重新伏藏,水冻结成冰,霜又降下,主气之风受客气影响,凛冽寒冷,阳气因而被郁,不能生发。此时人们应的起居应谨慎,若不注意,就易患关节不灵活、腰与臀部疼痛等症。初气过后,炎暑之气将要发生,这时容易导致内部和外部生疮疡。
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厥阴风木,阳气得以舒展敷布,风气得以流行,春气属于正化之令,万物繁茂,寒气虽然时而出现,但因为主气、客气都属阳,所以人们感觉平和。此时若发疾病,多为小便淋沥、两眼红赤、气郁结于上部而引发的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