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身,已经显示了王朔的作用与意义了。
王蒙:《躲避崇高》,载《读书》,1993(1)。
9.王朔成功地打入市场(同时亦为自己带来商业上的成功),导引了一股大众文化的潮流,而其非知识分子化的情感接入,不仅对社会传统的规范和秩序,同时亦对中国知识分子整个的人文传统均实施了致命的打击,而恰恰是这种打击,方使王朔进入学院严肃的讨论话题,并为纯文学所接纳,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文化现象。
王朔现象构成了90年代中国大陆一个复杂的人文景观,在某种失败主义的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通过王朔淋漓尽致地宣泄了自己的苦闷和烦躁,在一种极度的失望之中(包括自身)索性借用王朔式的玩世不恭来对抗业已沉重不堪(又显得浮夸空洞)的思想,精神的日益重叠常使知识分子陷入思想的疲惫之中,这时,任何一种简单的话语行为反而会使知识分子感到易于接受并以此解脱思想的过于严肃,王朔对知识分子的嘲弄在阅读中也就同时转化为知识分子的自嘲(多少含有一种自虐心理)。
王朔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些城市流浪汉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他描写了在中国一些没落“贵族”的兴衰的心路历程。商业性的烙痕已经无法抹去,并成为这种文化破坏的主要精神背景,它一方面造成王朔小说的某种庸俗或者浅薄,但同时也无意间传达出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文化态度,这是王朔小说更为深层的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