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涌现出了大批的作家和作品,其著名人物除上述诸家之外,尚有繁钦、缪袭、应琚、左延年、吴质、杨修等人,也都参加了文学活动。这一时期,儒学失去控制,思想界具有自由解放倾向,而经过巨大的社会变乱,到处是荒凉破败的景象。动荡不安的环境,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作家们亲眼目睹了山河的残破,生民的艰辛,对社会现实有着真切的感受。因此,他们的作品能继承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注重文学的社会政治内容,同时又能表现出作者要求建功立业,恢复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内容充实、语言简练、意气骏朗、风格刚健明快的文学风貌,称为“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当然,建安诗歌不只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的传统,还加以发展、改造,使之向文人化的精致华美转变。
第二节 魏晋之际的诗风
一、正始文士
正始时期(240—249年)至曹魏末年,政治环境十分险恶。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通过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集团,相继执掌朝政。十余年间,他们大肆杀戮异己分子,镇压所谓“淮南三叛”,酝酿改朝换代的巨变,造成了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史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4],许多著名文人就因卷入政治斗争而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