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联总收,以问语出之,沉痛之至。“为谁”二字特重,无因之问,无从作答。诗人伤离,断肠至极,郁积胸中而自怨自艾,因发为痴语。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丽日属元巳,年芳俱在斯。”年芳,谓春花之美好者。若云:“梅花为何而如此早秀早开?为何不能迟放而与百花共享春光?”至此,则咏梅已毕而感怀已成:所咏为梅,所叹在己,早梅即是诗人自身之写照。“为谁成早秀”,一问极痴,而又极叹己之才名早著,所遇非时,坎坷终生。“莫叹佳期远,佳期自古稀”(《向晚》),诗人无法回答“为谁成早秀”,只能在自伤自慰,自慰自伤之中,一步步“匝路”走向东川。
哀筝
延颈全同鹤[1],柔肠素泣猿[2]。
湘波无限泪,蜀魄有余冤[3]。
何由问香炷[5]?翠幕自黄昏。
[注释]
[1]“延颈”句:言哀筝颈长如鹤。《史记·乐书》:“延颈而鸣。”
[2]“柔肠”句:言筝声哀鸣如猿之悲泣。《搜神记》:“有人得猿子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破肠视之,寸寸断裂。”
[3]湘波蜀魄:湘泪用二妃哭舜事,蜀魄用杜宇化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