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全程录屏的电影,太考验英语听力了…像认真听课的学生一样看下来,努力辨别他们在说什么但还是会有很多地方听不懂,听力实在太烂. 经过国内外几轮展映本片的质量已经毋庸赘言了,节奏把控非常精准的惊悚片,好几次真会使人心里为之一惊. 剧作和执行力上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努力做到真实,只是时间有跳跃性,女主角的情感变化多少有点突兀但整体完成度非常高. 不过感觉还是多少能看到演员在表演的痕迹,女主在日常生活部分反而表现得不如卧底时自然. 男主诱惑力满分,表现得非常出色,很像一个在生活中很可爱也很“普通人”的恐怖分子,唯一的问题是他英语过于流利了,一个恐怖组织的阿拉伯人有这种程度的口语让我自惭形秽同时也对真实性产生怀疑. 柏林拿观众选择大奖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不是界面录屏电影的翻译难题这片子会是可以冲票房的爆款啊. 影片开始部分采用的电车外景实拍一下子有了时代带入感,舞厅段落时钟与不同阶层生活状况的蒙太奇剪辑简单明白的具有反殖民地反阶级的对比意味,舞厅洋人两段舞蹈的女权思想展示很前卫,脚踩地球的女不倒翁真是神道具. 不少对室外平民的实拍镜头都很具有纪录价值,而故事从中段开始冲突越来越集中交锋了起来,高潮在室内男女斗殴与后来阮玲玉视角对安眠药的特写进入了很激烈抓人的高潮. 蔡楚生试图分析了“逼良为娼”的社会因果链,表达了全社会致使女性受压迫的地位的极大愤慨. 最让人震惊的是《恐龙》几乎就是阮玲玉自身命运的预演!人如戏,戏如人,最终现实中的阮玲玉自己没能越过那到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心理的坎,这是《恐龙》影片意义的胜利,还是对其所持理想的巨大打击?看着银幕上阮玲玉自杀行动后的似真似幻的表演,是怎样惊恐而难受的体验根据中国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恐龙指的是三角龙(鸟臀目)和现代鸟类(蜥臀目)最近的共同祖先的其全部后代,除鸟类外已经全部灭绝. 恐龙恐龙“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 古希腊语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 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 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虽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 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的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 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 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东方译名这种语境里的“龙”特指该希腊语蜥蜴家族,如主龙、暴龙、异齿龙、梁龙、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 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转用性质. 骨骼特征对于体形庞大的植食性恐龙来说,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 它们的腿骨庞大而结实,足以负担巨大的身体. 同时,它们进化出了一种巧妙的构造,减轻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会造成力量的衰减. 那些体形更小的、行动迅速的恐龙则进化出了一种在现代动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点:薄壁长骨. 这种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构成,而骨骼中央则是轻得多的骨髓. 行动迅速的植食性恐龙,如橡树龙,就有这种薄壁长骨. 我们可以假定这种骨骼是为了减轻重量,从而在逃离天敌时获得更快的速度. 体型特征偷蛋龙偷蛋龙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 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 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得多. 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 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 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吨之间. 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间. 从现有的状况较好的骨架来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Giraffatitan brancai,原名布氏腕龙). 长颈巨龙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 从多具大小相近的个体所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现正展示于柏林洪堡博物馆,该模型高12米,长22.5米,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到60吨之间. 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现展示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主要区别角龙类恐龙图片集粹(19张)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 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 根据恐龙腰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龙都具有往前突出的耻骨,而鸟臀目恐龙的每根耻骨都向后倾斜. 除臀部结构不同外,两类恐龙在生活及行为特征上也不同.
《枕刀歌之尘世行》:潘多拉星球的全新冒险
如茉一般不谙世事,虚荣浅薄,投靠男人换现世安稳,即使没有战争...
《枕刀歌之尘世行》:詹姆斯·邦德的终极任务
勉强及格. &...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后传:英雄们的全新征程
三部剧场版虽然是三个案件,但一条揭露公检法内部腐败的主线贯穿...
《狼狩猎》:詹姆斯·邦德的终极任务
电影当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得很细腻. &n...
《枕刀歌之尘世行》:巨兽对决,震撼视听
难得的长篇跑到法国拍摄无非是从江原道或者北村换到了法国而已,...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极速狂飙,家族情深
6/10. &...
《狼狩猎》:家族的终极对决
回頭重看會發覺阿彼察邦後來做的都已經在這兒出現了,人變動物,...
《枕刀歌之尘世行》:詹姆斯·邦德的终极任务
这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人物少,情节简单,但你却不知道它到底要...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奥秘
剧情简单,没什么太大意思,也没有反转.  ...
《狼狩猎》:史诗级巨兽对决
英国常见的一类犯罪题材的风格,看着这片子就能想起《狼狩猎》、...
《枕刀歌之尘世行》:社会边缘,人性探讨
一个教授在学校里的口评非常好,他不但在学业上兢兢业业,还经常...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潘多拉星球的全新冒险
7/10. &...
《狼狩猎》: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奥秘
8/10. &...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巨兽对决,震撼视听
此片可能是李连杰功夫电影史上的最佳,无论从动作设计上,还是思...
《狼狩猎》:多元宇宙的蜘蛛侠集结
观影过程中频频被触动,守塔人一生的聚散分离、一纸调令、无数停...
《6/45》:终局之战,英雄谢幕
奚仲文执导,岸西编剧,两人在2000年合作过一部《6/45》,个人还挺喜欢的,没想到98年还有一部,主演都有郭富城和陈慧...
《老亨利》:多元宇宙的蜘蛛侠集结
7/10. &...
《6/45》:无声世界的生存挑战
《6/45》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和《6/45》很像。《6/45》改编自郑钧的漫画,讲述的是一个来自雪山上的藏獒追求摇滚梦...
《李茂扮太子》: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奥秘
7/10. &...
《向着明亮那方》:终局之战,英雄谢幕
即便看到一半就猜到了可能是“赵氏孤儿”式的掉包,并且将作为震...